close

“Do you think what you think you think?” ——Baggini, J. & Stangroom, J.

當時把正在看的書隨意放在宿舍的桌上。高中時一位友人看到便問,你在讀什麼書啊? 我不太好意思說,友人報以鼓勵的眼神。 聽完他竟然說:這種荒堂愚蠢的書名,你真的相信讀了這種書可以帶你探討什麼事嗎? 當時的我沒能說太多,只默默地在友人不在的時候把書看完。

1. 我還是要為十年前的自己說句公道話:我現在覺得連一頁書都沒翻開的人,才更與他以為的嘲諷語氣相配「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但我很感謝當年的自己,即使動搖還是決定把書看完,嘗試自己判斷。2. 這就是為什麼我沒有很喜歡分享自己的真實想法。真的有人在乎你在想什麼嗎?既然都要根據所處的世界與分享的對象,經過層層篩選,那你原來的想法還有意義嗎?有。你的思想決定了你是誰,決定了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3. 也許不能回到16歲的時空大聲抗議,也許不能讓抱持不同想法的人都認同,但我仍想試著傳達這本書的價值。

這本書是由倫敦大學社會學博士及哲學博士共同撰寫,作者同時也是英國衛報和泰晤士報的特約撰稿人。26歲的我在圖書館遇見16歲的自己選的書並重讀一遍,過了十年,我仍然覺得是很有趣、很棒、很值得分享的書。所謂的價值判斷實在受到太多的外在變因操控了!書裡的小測驗提供很多相近卻有著重要差異的情境讓你做選擇,乍看有點麻煩但是如果用心讀完並仔細作答,可以發現自己的衝突和矛盾之處,作者用「緊張關係」描述這個狀態,重點是通過思考這個狀態探索個人的信念、假設與前提。了解自己的思想,我們可以更有意識的面對生活中到價值選擇。推薦一些也跟哲學有關的有趣的書:《哲學哲學雞蛋糕》、沃草烙哲學《人生好難》、紐約城市大學街頭攤位《來問問哲學家》、公民不下課《寫給公民的40堂思辨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宜蓁 的頭像
    宜蓁

    宜蓁的部落格

    宜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