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障礙教材教法教學實習】實習老師:林宜蓁
【實習內容】
晨光時間:四年級數學
- 今天只有兩位學生,其他班級的學生因戶外教學請假一次,老師用對抗賽的方式讓兩位學生共同學習,輪流說出第三單元的概念、上台演示乘法的直式計算、以及乘法應用問題的解題
- 老師檢查白板算式時,一邊說明解題歷程一邊讓學生共同參與
第一節:五年級國語《不一樣的醫生》
- 假日分享(對話練習)
- 作業檢討:學習單【文意測驗】
- 新課文中引言:狗狗在哪些職業中有特別任務?(學生自由分享)
- 老師介紹各種狗狗的職業(警犬、緝毒犬、搜救犬、導盲犬)
第二節:五年級國語《不一樣的醫生》
- 念課文(課文文意理解)
- 記者邱美琬綜合報導
- 表示這是誰寫的?(邱美琬)
- 記者寫的叫做甚麼?(報導)
- 甚麼是報導?(可能是報紙或是新聞…)
- 記者寫的表示這是一篇「報導文學」,報導文學就是他會在新聞的一開始就先告訴你重點,所以我們來看這一課的重點是…
【問題討論】
- 宜蓁:在做教學準備的時候,對於四則運算的併式感到有些困惑,如果學生能夠邏輯清楚的用兩個式子完成計算,為甚麼要特別教導學生併式的技能?
- 宜蓁:在資源班教學時,要如何掌握教學進度的準備、配合普通班?
老師:晨光時間的數學課因為是外加的課程,我們會從普通班老師的教學進度去推算,假設是學生才剛開始學,就可以教單元的「整體」的重要的大概念,那如果是比較難或比較大的單元,你就要預設可能需要兩堂課,第二堂課做概念的統整、複習和精熟。
【心得省思】
每次星期一早上來國語實小,同樣的課程,總是可以看到老師精心設計各種不同的方式和活動搭配,引起學生參與的動機,主動來學習。我自己也在這一週開始做11月份相關的教學準備,詳讀每條能力指標以及單元核心概念,去一一剖析每個題目、揣測學生可能會遇到的狀況,模擬上課時要如何用精準的語言來講解,打實習日誌時回顧老師上課的歷程,我才突然發現自己缺少了最重要的東西,就是要想一想如何讓學生願意且能夠參與這個單元的學習,這是我還要再慢慢揣摩的,希望自己能在這幾週的準備和學習中有所成長,挑戰自己達到最好。
我在做教案的教學研究的時候也遇到很多問題,我覺得最難的就是分析數學的邏輯和裡面的元素,很多問題是我從來沒有想過的,為甚麼要併式計算?為甚麼需要「括號」這個數學符號?學生在學這些遇到困難的時候又該怎麼說明呢?當我詳細的比對各版本的學習手冊之後我又產生了新的問題,四則運算規則有很多條,教學時由易而難但是使用時卻又因其規則地位卻是反過來的(括號→乘除→由左而右計算),當我正陷入分析的困境時,也不知道該如何把自己心裡的問題表達出來、詞不達意,老師告訴我學生當然也可能會遇到這些比較細的問題、題意的理解更是有無數種,其實就是要把重要概念幫學生抓出來,引導他們自己動手做做看,讓他們能夠想想看,這樣就能慢慢抓到該如何解題的思考和技巧了,聽完我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我雖然很認真去剖析了單元中各種數學概念,卻不用因此和學生一起陷在一條一條的概念解析中,而是要和學生一起理解核心概念,教給他們思考和解題的技術,才能夠更有意義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