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障礙教材教法教學實習】實習老師:林宜蓁
【實習內容】
晨光時間:四年級數學
- 老師用撲克牌讓孩子玩比大小的遊戲作為課前的數感小活動
- 觀察黑板的算式:6*7、60*7、60*70、600*700
- 大家一起練習參與白板上的直式計算483*4,老師引導學生輪流說出計算過程(怎麼算、答案是多少、要寫在哪個位置)
- 學習單【乘法填空】老師和學生強調不用一定正確,在這裡看重的是有沒有思考
- 老師改學習單時讓學生喘口氣休息一下,老師邊改還會邊針對剛剛做學習單的狀況給予學生具體的鼓勵與回饋
第一節:五年級國語《從空中看臺灣》
- 處理例行事務:作業、增強版
- 老師特別告訴小誼,他觀察到小誼的導師非常關心他、還打電話到學習中心關心他的課表安排,稱讚小誼平時一定是能體貼老師的孩子,老師才會這麼關心他
- 桌遊【大家來找碴】:老師展示圖片請學生觀察不同之處並描述出來。小宇說「這是毅力的遊戲嗎?」,老師藉機告訴大家這是在練習「觀察力」,並簡單解釋兩者的意思
- 課文閱讀:老師先帶著大家一起唸課文,接著老師讓實習老師們一起參與,一對一帶著每個學生能夠指著課文確實跟著唸課文,最後老師將課文做重點提取,詢問學生課文裡的重點
第二節:五年級國語《從空中看臺灣》
- 課間:老師請還未完成作業的兩個學生先把生字練習完成
- 夢想卡:老師運用上週的夢想卡,教學生用桌遊【超級犀牛】的方式來堆疊高塔,告訴他們夢想要小心翼翼的一層一層往上完成。每位學生都要先發表自己的夢想,再把夢想蓋到塔上面。
- 複習課文生詞:老師會等待學生主動的延伸、與生活經驗的連結與聯想,接著從學生的表達中再做補充,強調詞語解釋的重點(例如「殘破」不一定是要破破爛爛的,重點是「不完整」的概念)
- 學習單【詞語填空】:老師先帶著大家一起完成前半段的題目,逐題問大家的想法再仔細說明,接著後半段讓學生自己做做看
第三節:六年級數學(六上3-2數形的規律、3-3數量關係)
- 老師先改作業,讓小豪練習自己看數學課本,觀察火柴棒的圖形與數列關係(規則:不能第一句話開口就講「不知道」)
- 概念引導練習
第四節:課程討論
- 在教學中安排各項活動和互動,很重要的是如何建立學生成功經驗,讓他更有動機、更願意去學習,這樣才能讓他們學得更好
- 教案中其實從一個概念你會如何去解說就要去審慎思考,包括佈題的運用也是,因為數學是很精確的語言,建議可以多看看學習手冊中的概念引導,避免在為學生建立基礎時卻給了學生錯誤的觀念
【問題討論】
- 要怎麼知道學生是在引導下懂了,還是他只是跟隨著老師一步接著一步(沒有引導時他就不會了)?
- 我們要讓學生懂概念和懂技巧上的差異在哪裡?
老師:在前面教完一定要記得回頭看孩子,看他在台下做題目的狀況,進行錯誤分析、回饋和訂正,這才是最重要的部分,因為訂正就是在釐清概念了
【心得省思】
我覺得今天看到很重要的是如何拿捏情緒狀況的處理,資源班的學生在資源班老師這裡的時間不長,老師除了要處理學生可能在普通班遇到問題、帶來的情緒,還會在上課時遇到孩子的情緒問題要處理,像是短短兩週的時間我就有觀察到老師常常會很認真去做一個鋪陳,和小誼說明狀況、給予他正向的鼓勵和稱讚,並告訴她希望她能成為一個怎麼樣的學生,幫助他更能面對回到家裡或班上的情境。今天早上學生的突發狀況滿多的、而且剛好每個都很不一樣,今天第二節下課時小宇和小誼的衝突正是在我面前發生的,我從一開始搶玩具時就請他們先暫停,我想引導小誼好好說一次她也想玩再把玩具拿走,結果小宇可能覺得自己很委屈被搶玩具還要暫停,急著想要把玩具先拿回來,但我因為跟學生還不夠熟悉,其實很不知道該怎麼處理,他們兩個好像就更在意這件事情,最後老師過來他們才放慢下來處理問題。我看到老師平和的面對每一個情境,照顧生氣的、挫折的、社會技巧不足的孩子,因為學生也正在從每一次老師對突發狀況的處裡中學習著,學生要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學生不知道該怎麼正確地做的時候,老師給的的反應和回饋就很重要,這就是我還要再學習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