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者】台中市北屯國小徐培芳老師

【紀錄者】實習老師林宜蓁

【觀課即時記錄】

23.jpeg

24.jpeg

【課後省思快筆】

  1. 所見所聞

到了五年級後半部,每個單元的學習重點越來越有整合知識的性質,例如這個單元,有小數、分數、還有小數和分數的互換,我在課堂一開始就看見了老師平時常常說的,和學生「溝通」的數學語言,老師一畫出圖,小朋友就能夠在心中也將數學題目具象化,有了圖像思考作為切入點,在前幾個單元還很困難的小數、分數,自然而然的就整合起來了,這個整合性的概念是很重要的,因為老師接下來要問:哪一種表示方法能夠清楚的比較命中率的高低?分數和小數分別有什麼問題?有了需求,百分率的出場就好像變成一件理所當然的事,學生很輕鬆地就進入狀況,我在這堂課中看見老師有層次的引導學生過關斬將,最後還有時間練習計算,竟然都在短短的二十分鐘內完成!

 

  1. 學習與思考
    1. 我們以前學數學,老師都會趕快揭示最重要的定義和公式,然後演示各種題型怎麼用公式,最終目標是發現「用來用去都是那個公式」,所以看到這些題型就要趕快「拿出這個公式」來用;但現在我看見徐老師是這樣幫助學生的:老師幫學生把他內心的疑惑問出來──為甚麼需要小數?為甚麼需要百分率?老師幫助學生的是理解和接受「數學」這個語言,有哪些溝通的工具、要如何使用這些工具。
    2. 老師在準備課程的時候要怎麼樣去後設思考,老師透過較高一層的思考,在學生之前先看見單元的概念層次、學習重點的邏輯順序,學生在學習時,就能夠像是順水推舟一般自然而然的構築他的學習歷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宜蓁 的頭像
    宜蓁

    宜蓁的部落格

    宜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